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欢迎您! 微信公众号日间服务中心电话:0554-2127366数字图书馆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感 动——在青川抗震救灾的日子里

时间:2008-06-30 11:13:07 点击:0
        我是这次安徽赴四川第三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很荣幸我做为抗震救灾医疗队代表在这发言,我是一名很普通的护士,没有华丽的语言,我就把在灾区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向大家讲述一下,希望能把我的感受与感动同大家一起品味与分享。       2008.5.12号的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失去了6万余同胞的生命,上千万人失去了家园,数万人在轰然坍塌的残垣断壁里痛苦呼号,那真是山河变色,草木同悲。每次我从媒体上都被灾区报道的画面感动着,经常是泪流满面,心痛不已,真想同在抗震一线的战士们一道,为灾区也做一点贡献,哪怕再苦再累我都不怕,只要能为他们分担一分危险,献出一份爱心。当我得知淮南市也组织了抗震救灾医疗队准备奔赴灾区时,我兴奋地报了名,结果被选中了,当时我非常激动,一丝没有顾及灾区的危险。       我们医疗队5.30号出发,次日到达了四川灾区-----广元市。那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医疗队这次支援的是青川县。一进入广元市,灾区的氛围已能明显感觉,进入境内的各种车辆都要进行消毒处理。从广元到青川县大约要3个小时的路程,全部是颠簸崎岖的山路,经常看到路边被无数山石砸的变形和断裂的护栏,山谷中大大小小滚落的山石,坍塌的只剩半边的山路,陡峭突出路面的路边基石。这一路走来,大家都异常紧张,不安全的感觉布满了整个车厢,大家都静静地坐着,生怕惊动司机,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村民的房子几乎都受到摧毁,不是残墙断壁就是房体裂缝,路边是临时搭建起的一个个的帐篷,村民们背着背篓领取抗震救灾发放的食物。         31号下午1点钟我们到达目的地--青川县的青川中学,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蓝蓝绿绿的帐篷群,天津医疗队、大竹医疗队,志愿者集中营、民兵营......。门口堆满东西的帐篷群使整个校园操场显得很杂乱,安徽医疗队就住在离危楼最近的一列帐篷里。本以为是干净的睡袋,新扎的帐篷,可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脑子有些慌乱了。帐篷里堆满了垃圾,地上扔着用过的被絮,还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帐篷里居然还挖了一条大的水沟,不断地往外冒着难闻的气味,我们只有用鱼皮纸将水沟盖上,可这却又让很多人不小心给误踩了进去,搞得满身的臭味。 这样艰苦的条件,刚开始是有点不适应,但看看周围的人们,一个个都班干得热火朝天,倒垃圾的、扫地的、收拾杂乱东西的,没有人闲着,我被这种氛围感染了,心里想,这可能就是集体的力量,任何的困难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队员中有很多人就是抛家弃子,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地参加到这次抗震救灾的活动中去,我一个单身汉,没有什么可顾虑的,有什么理由不能象他们一样呢?我暗下决心,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要为安徽卫生队争光,还要为我们东方医院集团争光。有了坚定的信念,我很快投入到集体中去,成为大家认可的一名优秀队员,并且还在火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收拾好帐篷安顿下来,就马上投入到了紧张辛苦的工作中,搬运医药物资,我们的物资足足装满了4个帐篷,累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满身大汗,像洗了澡一样。一天有十几次的余震,用水相当困难,我们根本就谈不上洗澡。从危楼里扯出了一个水管,大家刷牙洗脸都要迅速,入厕更困难,一个临时搭起的厕所又脏人又多,每天都等很长时间。水不能吃,只有喝瓶装的矿泉水,遇上肚子痛不舒服只有到民兵营的炊事班要点开水,白天的帐篷里温度高达40多度,在里面不动都是满身大汗,使人闷得待不下去,到了晚上却又冷得盖被子。因为被子不够,只能两人合盖,我经常晚上被冻醒。所以很多人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接下来指挥部就分派了具体任务,我们是第九组小分队,由4名女队员和1 名男队员组成。虽然在性别上我们比较弱小,可在孙云玲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工作热情都很高涨,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向大家庭展示了我们组的实力。组长孙云玲同志,淮南新华医院外科主任,今年她儿子参加中考,爱人工作又忙,顾不上家人,父母年龄也大了,家里确定离不开她,可在这国家危难的紧急关头,她还是毅然选择了赴四川抗震救灾,每当夜深人静时,孙大姐都独自遥望家乡,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对家人的牵挂和内疚。当她面对工作时,从不叫苦,从不叫累,表现出一个女人的坚强和柔情,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在她身上我感到了大难时刻显大爱,危难之时见真情。我从义诊的第一天开始,对接待每位病人都面带微笑,仔细地询问病情,耐心地给予心理疏导,认真地讲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希望从我身边走过的每位患者不仅能够得到身体的救治,也能得到心理的慰藉。淮南队负责黄坪乡,瓦砾乡,青川县城的医疗工作。在黄坪乡巡诊时,有一天来了一个被滚落的山石砸伤的村民,腿脚都受了伤,鲜血不停地流,脚上砸出了几厘米长的口子。他是一个40多岁的硬汉子,也被这种剧痛折磨的眼泪直流,我们迅速做好准备工作,给予消毒,缝合,包扎,就在这时,一个5级多的余震又从脚下滚过,帐篷、物品都不停地抖动,就连我们手持缝合针的手都抖动地无法缝合,我们只有停下。很快余震就过去了,我们又继续紧张地投入工作,对于一天十几次的余震我们已经习惯,后来听患者讲他受伤的地方离我们只有四五十米远。       每天除了坐诊,还要下乡巡诊,住所离我们很远的病人需要救治,在那还有很多行动不方便的老人,病重的人。山里的村庄不象平原地带,住的都很散乱,一个村子走下来大约要花一上午的时间,每天要爬二三十里的山路。有的住在山脚下,有的在半山腰,也有的在山顶。地震过后,山里出现了很多无家可归的饥饿流浪狗。所以我们每次出诊都要带上打狗棒,背上一大包药品,检查器械,挎着水壶,准备点干粮,要做好一天的准备。特别是在瓦砾乡,那儿的山路艰险,路面坎坷不平,滚石随处可见,有的路段坍塌,山体滑坡,路边常是盖过路面的悬石,每次经过这样的路段大家都不敢呼吸,迅速地通过,生怕触动了石头会无情地落下,我们不想有任何一个队员成为救灾烈士。爬山时更要注意,山路陡峭狭窄,很多路面因下雨土面滑塌了下来。有的布满杂草,杂草下面有时还掩盖着山体的裂缝,要用我们的打狗棒探路,稍不小心可能会误踩下去,这时我们就没有了累的感觉,因为完全被紧张给占据了。我们每到一家都要和村民聊上几句,问一问身体情况,尽量多给他们一些健康卫生指导。四川当地的土语很难听懂,有时要讲几遍才能听懂,可我们不厌烦,这是我们沟通的机会。朴实的村民经常拉着我们坐下喝水,给我们摘自家的桃子,杏子,李子,有的要把家里养的鸡杀掉招待我们,拿出他们舍不得喝的饮料给我们喝,我们都一一回绝,甚至有住在山脚的村民还在回去的路上等着我们,为的就是让我们尝一尝自家收的杏子。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自然朴实的行动来表达着感激之情,这种感情不掺杂任何杂质和水份,他们感谢的不只是我们,而是整个关心灾区的全国人民,感谢的是我们伟大而博爱的祖国。他们送的不只是一袋香甜的杏子,而是灾区人民那种火热的感激与沉甸甸的爱。这次我们没有回绝,很郑重地把它收下,回去细细地中品尝着这份浓浓的幸福。       6.14号,瓦砾乡的庙祖村因村民使用消毒剂方法不当,发生了集体中毒,乡卫生院接到电话通知我们,孙组长带领我和朱医生带上急救药品迅速在疾控人员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半路上,也碰到了驻扎在庙祖村的济南军区的官兵跑步前往,战士们抬着担架。我被那一幕感动了,体会到了心连心的感觉。前往道路艰险,经常滚落山石,车上的疾控人员让我和孙组长两位女同志下车,我们不同意,结果硬是给拉了下来,关上车门急速地开走了,我和孙老师只好徒步前往,在一个较大的空地与他们会合,及时解救了病人,发放了药品,向村民讲解使用农药的注意事项,这是让我最为感动的一次出诊。6.17号有位解放军战士脚被一个长钉扎伤,伤口很深,因为他正在劳动,所以脚臭味在脱掉鞋子时, 向我的鼻腔袭来,因为伤口深,我捧着他的脚冲洗、消毒、包扎,一干就是半个多小时。战士感动地连说谢谢,非要给笔留做纪念。可爱的战士,其实他是为灾区人民受的伤,为国家负伤,可他却没有想到这些,只想到别人为他做的一些小事,他们就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在瓦砾乡用水做饭更为困难,我们一待就是九天,是所有淮南队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个队。我们用的水是靠朱学龙医生―――我们组唯一的男队员,每天从很远的泉水给我们拎水,吃饭靠解放军接济我们。6.14号早上起来,一夜的暴雨使清澈的溪水变成了浑浊泥水,小路被淹没,不远处还有新的山体坍塌,朱老师提着桶深一脚浅一脚去给我们拎水,就在去的路上差点滑倒给水流冲走。      救灾活动是辛苦、危险的,但更多地是让人感动的。朴实的百姓,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工作负责的疾控人员、身边模范作用的党员,每天都让我们感动着。二十多天的青川生活,使我熟悉了青川,也与青川人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震灾英雄们结下了浑厚的感情。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有这样的党的领导下生活而感到幸福!如果还有机会,我愿意为赈灾继续战斗。我在自已的入党申请书上也要求过。青川的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使我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在这里我祝愿抗震救灾斗争早日取得胜利,祝愿灾区同胞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相关新闻

日间服务中心电话:0554-2127366夜间急诊电话:0554-2128006

公司地址:淮南大通区九龙岗镇大通南路

Copyright © 2025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