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细针穿刺术
时间:2007-07-04 00:00:00
点击:0次
20世纪末微创医学成为发展趋势,不仅影响到临床医学,也渗透到病理学领域。传统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主要依赖手术获得的标本量多,诊断的准确率高;但对病人损伤大、痛苦多,具有一定风险性和禁忌症,并且所需时间较长,费用高。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FNAC)是诊断体表及深部脏器肿瘤、结核及其他疾病的一项重要方法,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2006年10月,此项技术被卫生部确定为“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之一。
上世纪20~30年代,美、德两国的医生率先开展了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受到穿刺技术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在最初的20年该项技术发展缓慢。上世纪50年代瑞典细胞学家Franzén发明了穿刺专用的注射器把手,用之替代徒手牵拉穿刺针管,在产生并维持负压的同时,提插穿刺针吸取病变标本,使穿刺技术得到重大改进,从而推动了欧、美、日等许多国家及地区针吸细胞学检查工作的开展。从此这些医院的病理科设有细针穿刺诊室及专职细胞病理执业人员。我们也曾使用过此器械,感觉其突出特点是:1.穿刺时保持针管内负压方式较徒手方法轻松,并且由于负压更充足,获得标本量也多于徒手穿刺法。2.此器械较笨重,操作时靠手的牵拉力保持负压,容易分散操作者的注意力。3.穿刺时手指触觉不好,提插针时靠肩、肘关节运动,不利于掌握进针深度及力度,对于穿刺的准确性及判断病变的特性均有影响。
我们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技术”的理论,在不断改进及创新中,研制出新型细针穿刺器械,将持笔式持续负压细针穿刺技术逐步完善。这项技术的突出优点是执业人员只需要用一个注射器样的穿刺工具,就能在几秒钟内,从人体体表部位可触及的肿块中吸取标本,在制成涂片后,经显微镜观察分析,迅速准确做出诊断(20分钟~60分钟得到诊断结果)。操作者操作时,用一只手固定病变部位,用另一只手以持笔姿势持针管,凭借拇指和食指的灵敏触觉,根据进针时所遇阻力变化,可准确判断穿刺针是否进入病变内及病变组织质地的特性。操作中足够的针管内持续负压能够自动维持(不需要手的牵拉力),并能及时将切割下来的标本吸入针心、针柄及针管内,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及获取的标本量。
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该技术共完成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3万余例,检查范围包括人体体表如乳腺、甲状腺、淋巴结、口腔颌面、泌尿和男性生殖器、会阴和肛肠、四肢、躯干及深部脏器的肿块达20多个部位。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对乳腺癌的检出率达到95%以上。